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約翰·加爾文 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

約翰·加爾文,又譯喀爾文克爾文

法語:Jean 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

法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學家新教的重要派別──

改革宗(或稱歸正宗加爾文派)的創始人。

加爾文出生於法國巴黎北部不遠的瓦茲省諾陽(Noyon)。

祖父是水手,父親(Gerard Calvin)由於刻苦努力,

得到本城教會主教的書記之職,

母親吉恩(Jeannele Franc)篤信天主教

是才貌兼具、敬虔的婦女,她在加爾文小時候,

經常帶他在鄉間漫步、祈禱,不幸早逝。

加爾文的父親不但自己勤勉,

更對其三個兒子深具厚望,要他們受相當的教育,

而對女兒們只要她們作家庭主婦。

加爾文的父親既在教會內任職,又為貴族人士所尊重,

與本城的上流人物有密切交往,

這對於他的兒子來說,是一個特別機遇。

加爾文從小得與貴族子弟同受小學教育,

韓階斯(Hangest)和孟特摩(Montmo)之子為密友,

日後他將所寫的第一本書獻給孟特摩說:

「我自幼在你家裏長大,與你學一樣的書,

我所領受的第一教誨,就是從你尊貴之家的生活,

與修養得來的。」

這種關係給了加爾文高尚的禮節,與社交的平靜,

而非出身於礦工之子的改教家馬丁·路德所擁有,

馬丁·路德總是帶著不失老百姓階級的粗野作風。

加爾文比路德小26歲。

早年的加爾文屬於天主教,他生性怕羞,好學不倦,

節制飲食、極少消遣,準備將來作神甫

1523年,由於加爾文家鄉諾陽流行傳染性的瘟疫

他隨同孟特摩家前往巴黎

加爾文進入Collège de la Marche大學,專攻拉丁文學,

深獲考第爾(Mathurin Cordier)教授極器重,

在他的指導之下學習如何寫文章。

獲得文學士之後,加爾文轉往Collège de Montaigu大學,

專攻哲學倫理學這些學習幫助他有敏銳的心思,

對於後來的辯論助益匪淺。

1526年,加爾文的父親考慮到律師職業能使人致富,

希望他捨棄神學專攻法律,加爾文不敢違抗命令,

進入奧林斯大學(University of Orleans)專攻法律,

他在一位訴訟律師門下受教,不久即成績卓絕,

甚至教授缺席時,也由加爾文代課。

1531年,他轉入波紀斯大學(University of Bourges)

法學院,受教於知名的人文主義法學家

阿凱齊(Andreas Alciati),同年,加爾文的父親過世。

加爾文在波紀斯大學學習了一年半,同時間他也學到希臘文

這對他日後研究新約聖經有莫大的幫助,

古典文學一直是加爾文的最愛,

而法律的研究,則培養了加爾文的組織能力。

1532年,加爾文出版第一本注釋書~

幸尼加全集(Annaeus Seneca,4 BC–AD 65)

中標題為「仁慈論」的注釋:

該書引証55位拉丁文著者,和22位希臘文著者,

這本書把加爾文的名字介紹給知識界,

但是當時此書並未立即獲得社會的好評,

有些學者認為此書是為了宗教抗議者向當局的請願。

無論如何,此書呈現加爾文後來注釋《聖經》的方法,

即發掘著者的原意,然後述說自己的回應。

加爾文早年時期,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尚未傳播到家鄉諾陽,他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但1523年來到巴黎後,讀到偷渡至法國的馬丁·路德作品,

植入一些改教運動的新觀念,或許曾目擊法國第一位殉道者,

包文(Pauvanne)被焚在火刑柱上;

或者看見法國貴族波郡(Berquin)因翻譯路德作品,

而犧牲生命,宗教改革成為大學時期談話與討論的題旨。

加爾文大學時期,他的拉丁文教授考第爾,

曾公開批評當時的羅馬大公教會

(後來考氏加入宗教改革運動又在日內瓦學院執教)。

加爾文的表兄歐利夫坦(Robert Olivetan)

將《聖經》譯成法文,因此,他對直接研究《聖經》

感到興味十足,他們多次共同討論,

歐氏主張只有兩個宗教:

一個是靠人類功德得救的 ;

一個是將人得救的事完全歸給上帝。

此外,加爾文在巴黎的一些密友如克智弟兄等,

都是極端批評現世並接納路德觀念的人。

在奧林斯大學時,他住在一位~

路德派商人福爾治(Etiennedela Forgre)家中,

他的家是宗教改革同志們的聚會處,這位商人樂善好施,

每逢將食物贈給窮人時,就伴隨發送路德的小單張。

在波紀斯大學時,加爾文從瓦爾瑪(Wolmar)學習希臘文,

並一同研讀新約聖經,從瓦氏的口中,

聽到他對腐敗教會的侮辱與非難,

目睹了的當時教會與新約教會,的教義與生活相去甚遠。

1533年,加爾文改信更正教

1534年赴瑞士巴塞爾

1536年定居日內瓦並發表《基督教要義》。

並在市民大會投票決定建立基督教城市。

當加爾文進入此城市時,因他對於教會的權柄,

及服事者的威權上的觀念,而採取的行動,

使他對非本派的教徒進行管制。

神學家兼科學家塞爾維特的最新著作,

就像一記耳光打在《基督教要義》的作者加爾文的臉上,

加爾文遂寄了一份自己的書稿給對方作為答覆。

而塞爾維特的報復很快,他用攻擊性的言論給全文做了註解。

加爾文在給塞爾維特的信中寫道:

「我既不仇恨、亦不鄙視你;我也不願對你施以迫害;

但對於你這聽來幾近侮辱,又如此大膽的教義,

我會堅硬得如同鋼鐵一般。」

其後他們通信中的討論變得愈加激烈,

最終加爾文不再回復。

之後,塞爾維特還給加爾文,

寄了一些特別具有攻擊性的信件。

因此,加爾文對塞爾維特漸深的厭惡,

源於其異端的觀點,以及塞氏那種糅合了優越感,

以及人身攻擊的語氣。

他向法國羅馬公教宗教裁判所通信,

最後在日內瓦逮捕,和審判當時被羅馬公教與更正教,

同判為異端、逃亡中的塞氏,使其被定罪並判處火刑

此過程為日內瓦議會所裁決,但加爾文並不支持採用火刑,

主張以更人道的方式處決塞爾維特。

然而此事件,仍在日後使神學家卡斯特利奧

對加爾文產生激烈批判。

加爾文向其他國家傳播新教教義,他的觀念深深影響荷蘭

蘇格蘭英格蘭。從事政治活動,

邀請一些法國王室成員和貴族,

加入法國的加爾文派胡格諾派

法國發生宗教戰爭,他延攬大批歐洲新教難民到日內瓦,

使日內瓦成為歸正宗的國際中心,號稱「新教的羅馬」。

加爾文對新教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在理論與實踐上奠定了歸正宗的基礎。

他的神學名著是《基督教要義》。

1538年由於嚴格地改革宗教,和市政當局衝突,


被迫出走斯特拉斯堡

1540年日內瓦宗教改革派重掌政權,

1541年加爾文應邀重返日內瓦。建立日內瓦歸正宗教會,

日內瓦市和地方教區兩級牧師團體,組成教會的領導機構。

從1541年到1555年進行一系列的神學爭論。

當時的日內瓦宗教改革,並非在加爾文加入才開始,


在加爾文之前是由法惹勒等人發起的,

1542年至1564年逝世前 , 加爾文是市級牧師團的主席。

1564年加爾文罹患重感冒,出現高燒以及咳血,

以致其健康急速惡化,最終於5月27日病逝於日內瓦。

聖靈論
《基督教要義》中沒有為「聖靈論」單獨寫一個章節,

必須從整本書的論述歸納他的觀點。加爾文認為,

上帝的靈與上帝的工作同時進行,而促成人的「相信」,

當聖靈在人心中運行光照人心,

使人在讀了上帝的話,而產生信心。

所以人非用理性接受信仰 ,

亦非用理性確認聖經的權威 ;

而是聖靈那奧秘的力量所做的工作。

救贖預定論
雖然救贖預定論,是他倡導的神學遺產,但主要架構,

非他獨創或原創。就救贖預定論可分「救贖

及「預定兩點來說。

對於預定,加爾文認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揀選,

人的選擇在這件事上是毫無主權的。

意即:神預定某些人,得永生,某些人會滅亡。

故神將救恩賜與會得永生的人,

至於滅亡的人則任其滅亡。

神的恩慈是為了要見證祂的救贖,

跟功德無關,也跟個人無關。

至於人們疑惑 , 為什麼有人不被揀選,

他引用了申命記29:29:
「隱密的事,是屬於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惟有顯明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

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一切的話。」

他說人不會,也不能質問神為甚麼施恩予人;

那就不能問為何神會棄絕某些人。

屬神的心意 , 人是無法明白,

但對於拒絕救恩,人類依然需負責任。

至於救贖他發展了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稱義之論述。

這個論點起初由奧古斯丁所提出,

直到馬丁·路德時發展出「法庭式的稱義」。

兩人不同在奧古斯丁認為「義」是內在的,

當神賜給人恩典時,「義」便成為人的一部分。

對馬丁·路德及加爾文而言,這「義」是屬外在的,

是「算作」、「當作」、「歸給」,人依然是罪人,

只是在人們因著信神就算我們「為義」。

而加爾文更提出「雙重恩典」說  :

在神的眼中 , 義是恩典之一 ;

第二個恩典則是:當人接受耶穌與基督聯合之時,

信徒便可進入更新的過程,使其內在生命更像基督

教會論
加爾文的教會論涵蓋非常廣,包括了基督徒的自由、

教會的權柄、真教會的基本特質等,

其中他所認為真教會的特質應該包括了:

「傳揚神的道」及「遵行聖禮」。所以傳福音、

聆聽上帝的話及遵行聖禮都是十分重要的。

聖禮的定義加爾文對聖禮的定義是:

「神賜恩給我們的證據,是一種外在的印誌,

和我們對祂的敬虔之互相印證,加以確認。」

其中必要聖禮特別是指「洗禮」與「聖餐」。

洗禮」:加爾文認為洗禮是基督徒的第一個聖禮,

其意涵是加入教會的表記,好叫人們被接入基督

列為神的兒女。加爾文非常反對私人洗禮。

因為他認為洗禮與聖餐是教會的公共聖職

私人不可擅自施洗。

且受洗者必須要先充分明白真理,才可施洗。

加爾文強調通過聖餐,使得信徒得以與基督連結。

他並不重視餅跟杯;

他主張「在聖靈裡耶穌基督身體真實的臨在」。

也就是說,人在聖靈裡改變而體驗到耶穌基督的臨在

體驗到耶穌基督的身體與血。

但是在領受聖餐時,必須傳揚神的道。

所以對於當時羅馬公教保留餅和杯,

給生病無法前來的信徒或是王公貴族舉行私人彌撒

這些作法加爾文並不贊成。因為他認為不在崇拜,

及充分宣揚上帝的話之場合領受聖餐,是沒有意義的。

聖禮觀
加爾文同意聖奧古斯丁聖禮的看法,

認為那是代表不可見之恩典的一個可見的記號。

在《基督教要義》第四卷中,加爾文解說聖禮為 :

「外部的標記,基督藉以說明並保證祂對我們的善意,

為了支持我們信心的軟弱,同時試驗我們對祂的虔誠。」

聖禮是以印記來保證其中所有的內容,是信仰的公開認定。

他相信只有聖餐洗禮具有聖經的權柄。

關於聖餐,他不贊成變質說,也不認為只有以某種形式,

舉行的聖餐禮才有效;同時,他也不贊成某些人的看法,

以為餅與酒只是一種象徵,用來代表祂的身體,

目的是刺激人的記憶、敬虔或信心。

加爾文認為聖禮賜下的,就是它們所代表的;

主不僅要求我們看,而且要吃與飲,

這樣的行動,就表明了在祂與我們之間,有一種生命的聯繫。

這個聯繫在道被宣講出來,以及人以信心來回應時,

就已經創造出來;當人以信心來領受聖餐禮,

生命的聯繫就得以加強而更加密切。

加爾文反對路德對聖餐功效的解釋,

他認為基督的身體一直是在天上,我們是被聖靈的大能,

提升到天上,來領受祂的身體。

他強調,領聖禮的人,若不是以信心來領受,

聖禮就與他們無益。

關於洗禮,加爾文認為 :

「洗禮是准許我們進入教會的起碼標記,為了與基督聯合,

我們可以被列在神的子民之中...是一種工具,

藉此神保證我們所有的罪都被塗抹,永遠在祂面前消失。」

藉著洗禮,表明我們的罪被洗淨,也是重生的標記。

加爾文認為洗禮的方式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潔淨。

建造日內瓦教會
日內瓦議會,同意加爾文的主張,

訂定「規範基督教信仰」的法規,通過小議會、

兩百人議會、大議會,於十一月二十日,

教會法規(Ordonnances ecclesiastiques)成立。

教會法規是為整體的教會生活,以服事功能為規劃,

教會生活,必須受牧師、教師、長老與執事,

四種職分各有嚴謹不同的職責,都是在日內瓦教會的組織裡。

雖然有嚴格的紀律,但是紀律不過是信仰的建設一部份,

並不單獨存在,是為了傳福音和施行聖禮,要具影響力。

著作

  • 《基督教要義》
  • 《基督教要義》加爾文著錢曜誠等譯
  • 孫毅游冠輝修訂北京三聯書社2010年3月出版
  • 《基督徒生活手冊》趙中輝譯http://www.cclw.net/soul/jdtshhsc/
  • 《羅馬人書注釋》趙中輝、宋華忠合譯 
  • 《羅馬書注釋》校訂本趙中輝、宋華忠譯寧依華校
  • 華夏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 《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著作文選》
  • 陳佐人譯校園書房出版社2011年3月1日出版
  • 《以弗所書注釋》任以撒譯
  • 《加爾文的靈修與禱告》梁德慧譯趙中輝編http://book.edzx.com/Html/Book/0/889/Index.html
  • 《加爾文的經濟神學思想─職業無分聖俗》
  • 《加爾文全集》英文版http://xuexiguoch.blog.sohu.com/161162735.html
  • 《加爾文作品網上閱讀》英文版http://www.godrules.net/library/calvin/calvin.htm
  • 《加爾文的各卷聖經注釋》英文版
  • http://www.sacred-texts.com/chr/calvin/index.htm

約翰·加爾文傳記

  • 《這就是約翰加爾文》Thea B.Van Halsema著http://13571023.blog.hexun.com/53083416_d.html
  • 《神學家加爾文與今日的加爾文文主義》華菲德http://zuoshihezijide.blog.sohu.com/130598822.html

5 則留言:

  1. 約翰·加爾文 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夫近來進修神學嗎?:P

      刪除
    2. 神學學神 神女女神
      學學神女 學學女神

      精精神神
      Kaka早晨

      刪除
    3. 哈哈哈…好押韻呀!
      大夫早晨!

      刪除